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第十五场、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亮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制定“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机制
2021-05-26 15:19:09
本报讯 (记者 田白雪)5月25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第十五场、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通报我市在市场监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人才流动便利度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和亮点。
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率先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在2019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市场监管指标排名第三。我市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率先制定了涉及16个部门69项执法事项的“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监管机制。
“该机制以‘列清单’‘适度查’等具体措施,防范监管部门对市场活动的过度干预;监管人员再不能‘选择执法’,企业也不能心存侥幸、冒险违规。”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通过统筹整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形成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农业综合执法等5支执法队伍,相关部门联动执法,按计划对上述领域开展随机抽查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领域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平台归集各类涉企信息22.35万条,抽查检查信息5176条;发起抽查计划79起,其中联合抽查计划21起;录入执法检查人员415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此外,我市推出67种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首错免罚清单,在全省率先制定电子商务领域试行差异化监管工作指导意见,开发应用“互联网+明厨亮灶”“互联网+药品”“互联网+特种设备”等智能化监管模式。目前全市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共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487家,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情况在全省位于先进位次。
2020年,各类市场主体新申请商标2538件,同比增长25.52%
记者从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建立了三级知识产权指导服务网络,在全省率先建立商标续展走访提示机制,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鹤壁模式,增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强化知识产权市场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工作得到明显提升。
2020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新申请商标2538件,同比增长25.52%;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达8687件,同比增长22.70%。其中,3件商标通过驰名商标认定,“小河白菜”“大碾萝卜”成功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我市零的突破。
2020年度,我市向426件注册商标所有人发出了《商标续展提示建议书》;与中行鹤壁分行签订了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累计帮助企业成功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13.41亿元,居全省前列。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知识产权服务站点51个。在市、县(区)两级成立知识产权非诉讼解决机构,持续扩大知识产权非诉讼机构的覆盖面,累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300余家,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0件,办结10件。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020年,首次发放人才奖励补贴和住房补贴资金110余万元
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通报,2020年,我市首次发放人才奖励补贴和住房补贴资金110余万元。全市各类人才公寓有7000余套,安置各类人才4200余人;筹集公租房4746套,安置各类人才2714人。2019年、2020年,我市统筹安置20名人才子女就学。
我市从奖励补贴、住房保障、医疗保障、落户居留、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全方位保障人才发展,奖励补贴最高500万元,住房补贴最高100万元,各级补贴可重复享受,综合补贴力度、覆盖范围居全省前列。
2019年、2020年,我市通过“兴鹤聚才计划”,分类评价出“兴鹤英才”“鹤壁基层骨干专技人才”“鹤壁工匠”“鹤壁现代农匠”等各类人才320人,创新创业团队11个,发放支持资金500万余元。
目前,我市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实现自主公开招聘,为高层次人才及急需紧缺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免笔试直接面试等政策。举办7次大型网络双选会、28场线上招聘会,先后为我市近50家企业吸引了5000多名省内外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此外,我市在27家市直单位、14家双创孵化器、40家重点企业设立“人才服务专员”,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人才服务窗口”。
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鹤壁基地(鹤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投用,也为我市人才和企业提供了更便利、更全面、更优质的人力资源外包、劳务事务代理、劳务派遣、人才测评、信息技术服务以及配套保障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