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岩沟到“笑颜沟”的蜕变之路
——淇县庙口镇小岩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岳刚慧对乡村振兴的探索
2021-06-05 02:40:51
岳刚慧(左)帮付乡妞老人整理藤编椅。 本报记者 李觊 摄
儭醣颈钦?李觊
“岳书记,啥时候再组织免费理发活动?”“岳书记,小广场规划设计的景观石放哪儿好?”5月20日一大早,市委老干部局派驻淇县庙口镇小岩沟村第一书记岳刚慧就忙碌起来了。自2020年3月份驻村以来,岳刚慧以村为家,努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为让小岩沟变为“笑颜沟”不断探索着、努力着。
抓党建引项目,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
“以前在村里出个门儿不是爬坡就是上台阶,我腿脚还不方便,想走动走动太累了。现在搬进了电梯房,上楼下楼方便多了。”2017年,小岩沟村整村易地搬迁至淇县雨露社区,今年74岁的韩大娘说起搬入新居的变化,赞不绝口。
村民走出大山融入城镇,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会有一些不适应,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帮大家找到就业门路,实现持续增收,增强幸福感。为此,岳刚慧可没少下功夫。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我驻村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健全村‘两委’班子,完善学习制度,以党建引领来凝聚人心、干事创业,激发致富能手的‘领头羊’作用,让小岩沟村旧貌换新颜。”岳刚慧一边说一边带领记者参观。记者很快被社区一处党建文化主题游园所吸引。该主题游园集健身娱乐、党建文化于一体,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岳刚慧介绍,村里不定期在这里组织戏曲演出、志愿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稳定增收。
随后,记者随岳刚慧来到了小区里的“手工车间”。“我编织藤椅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刚开始手生,一天连一个都做不了;现在逐渐熟练了,靠这个每个月能挣2000块钱左右。”70岁的付乡妞老人说,“岳书记还帮着引进了手工笤帚、缠鱼钩这些便于手工操作的项目,让俺们这些不方便外出打工的人,也能靠双手增加收入。”
村民讲村史,增强归属感
“村里党建工作及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于单位的支持,另一部分来自于获得我们多方扶持的致富能人的利润回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最终让群众得实惠。”岳刚慧说。
引进项目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岳刚慧又将目光投向了20公里外的小岩沟村旧址上。
“穿过这个山洞,就到咱们小岩沟的地界了,山里面就这一个村,以前几乎与世隔绝。”记者沿着曲折的山洞一边走,一边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秦长清讲着过去修洞的故事。
秦长清说:“前不久,在岳书记的帮助下,我们与一家旅游开发公司签订了合同,计划投资5个亿,分3个阶段用6年时间,在保留小岩沟村石头房、老院墙等原始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建设集康养、娱乐、休闲、农耕、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
发展乡村旅游,重在文化的凝聚。自岳刚慧驻村以来,在推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时常听村里老人讲当年深居山林的封闭、依山建房的智慧、为求出路开山修路的不易……这些故事深深触动了岳刚慧,使他萌生了让村民讲村史挣积分的念头。
“我们村自2017年开始,就实施了党建引领积分兑换奖励制度,之后一直在优化这一制度。这次村民讲村史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是结合项目开发,我们将老一辈人记忆里的珍贵故事转化为导游词,为游客生动再现当年建设的艰辛;同时也让年迈的村民通过这种方式为村里作贡献赢积分,让他们既找到归属感,也实现了自我价值。”岳刚慧说。
打造旅游名片和乡村振兴示范村
岳刚慧驻村一年多时间,正值脱贫攻坚收官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两个关键阶段,加班对他来说是常态。对于工作,岳刚慧说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党员的身份,却对不起家人。
“去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扶贫工作人员都奋战在一线。有一次周末,小儿子生病,我手头又来了个急活儿,两岁多的孩子拉着我的手,哭着不让我走。之前我从没在孩子面前哭过,但那一次我扭过头眼泪就止不住了。”岳刚慧低声说。
让他心酸的事不止这一件。还有一次也是周末,岳刚慧在村里加班,妻子开车带着孩子来看他,路上出了事故,孩子受到惊吓,岳刚慧的妻子额头上满是鲜血,缝了40多针,眉心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你也是女同志,我想你肯定能理解我妻子脸上多了这么长一道疤,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岳刚慧伸手向记者比画着。他说,当他在医院看着妻子缝针时,内心无比愧疚。
事后,妻子虽然哭过、伤心过,但在家人的陪伴下很快调整好了心情,因为她也是坚守在扶贫战线上的一员,深知扶贫工作的艰辛。换个发型,剪个刘海儿挡住眉心的伤疤,她的帮扶工作依旧继续。
采访结束时,岳刚慧的手机响了,电话里他继续和旅游公司相关负责人商讨小岩沟生态旅游项目的相关工作。挂了电话,岳刚慧对记者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驻村后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目标,就是和大家一起努力,把小岩沟村打造成一张独特的旅游名片和乡村振兴示范村,让小岩沟真正变成笑颜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