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浚县善堂镇九股路村烈士纪念亭追忆那些英勇抗敌的“平民英雄”
2021-06-08 07:46:42
2013年新修的九股路村烈士纪念亭。
□鹤报融媒体记者 岳珂 文/图
由浚县县城出发,向东约5公里,善堂镇九股路村就位于道路东侧。在这座不起眼儿的小村庄里,矗立着一座烈士纪念亭和一块烈士纪念碑,碑文上记载了坚强不屈的九股路村民为抗日和解放战争作出的贡献。
拿着红缨枪、锄头抗击敌人
6月6日上午,骄阳似火。眼下正是麦收季节,九股路村外的麦田里,到处都是忙碌着的村民。但知道记者是来采访九股路村烈士纪念亭后,不少村民停下了忙碌的脚步,带着记者来到村西的纪念亭边,讲述了这座亭子背后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我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38年3月,日寇集结重兵,准备进攻浚县县城。得知消息的浚县人民自发前往浚县县城,参与浚县保卫战,九股路村村民也不例外。“我听爷爷说,他们同一辈的一百来人去了县城,上了城墙。”村民赵学才告诉记者,爷爷还在世的时候,曾经给他讲过当年的故事,“都拿着红缨枪、大刀,杀鬼子保家卫国”。尽管人们奋起抵抗,但腐败的国民党当局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支援,3月28日,浚县县城沦陷。疯狂的日寇在浚县城内制造了震惊世人的浚县惨案,4500余名平民被杀,财物损失无数。
日寇的暴行并没有吓倒九股路村村民,村里的血性青年纷纷参加八路军,杀敌报国。1940年腊月,一股汉奸和伪军沿公路骚扰九股路村,愤怒的群众奋起反抗。“也没有像样的武器,村民们拿着铁锹、锄头、石头就上了。”九股路村党支部书记赵同新告诉记者,“打跑了伪军,还活捉了一名伪军军官,缴获一匹马和两支枪。”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1945年,坚持斗争的中国军民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九股路村顺势建起了党支部,还成立了农会,组织起了民兵自卫队。在党的领导下,村里开展了减租清算、分粮分地运动,让贫下中农翻身做主人。然而,国民党意图继续自己的反动统治,九股路村的地主也和国民党勾结在一起。这些反动派组织起了反动武装,进攻九股路村,屠杀革命群众。
1945年10月19日夜,活跃在善堂一带的恶霸赵天道勾结土匪,偷袭九股路村。当天,民兵队员赵志朝、赵砖头惨遭杀害,9名队员被绑架。但九股路村人民没有被吓倒,掩埋烈士后,他们重新组织起民兵自卫队,奋起自卫。1946年,九股路村4名民兵配合当时的游击队,参加了五陵集战斗;1947年夏,九股路村11名民兵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伏击战。
村里共有18名年轻人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他们投入到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去,不少人为国捐躯。“李俊秀参军后就在刘邓大军里。”赵同新告诉记者,李俊秀后来在一场战役中牺牲。另一位名叫李梦学的年轻人1946年入伍,服役期间屡建战功获得嘉奖,还曾担任副连长。1947年,李梦学随晋冀鲁豫野战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在大别山战斗中壮烈牺牲。
从抗日战争开始,至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九股路村的村民们作出了很大的牺牲。1968年1月,为纪念九股路村牺牲的烈士,九股路村立碑建亭,也就有了九股路村烈士纪念亭。
如今,烈士纪念亭静静地矗立在九股路村村西路口。2013年,因修路,九股路村烈士纪念亭被移到了现在的位置。为了保护文物,原烈士纪念碑被移到了村里一座庙内,村民们便在纪念亭新址复刻了烈士纪念碑。“这些牺牲的年轻人最大的20岁出头,几乎都没有后代。”赵同新告诉记者,但村民们从未忘记他们,“他们都是咱九股路村的好儿郎”。清明节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烈士纪念亭内还摆放有鲜花等祭祀用品。碑首上刻的那句话代表了所有村民的心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